1 1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耕地占補平衡“轉方式、算大賬”

耕地占補平衡“轉方式、算大賬”

  • 分類:行業熱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6-28 15:4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耕地占補平衡“轉方式、算大賬”

【概要描述】

  • 分類:行業熱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6-28 15:48
  • 訪問量:
詳情

進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自然資源部門肩負著保障國家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的重要使命,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不斷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格規范管理,并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耕地占補平衡必須確保補充耕地數量質量雙到位。一方面,要著力拓展補充耕地途徑。按照“ 以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內調劑為輔、國家適度統籌為補充”的要求,改進并規范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打通土地整治相關政策,通過統籌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產生的新增耕地經核定后用于落實補充耕地任務,確保在數量上“ 補足”。另一方面,要有效提高補充耕地的質量和產能。通過實施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等工程,保證補充耕地具備農業生產所必需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新增耕地后期培肥改良等措施,提高耕地質量等級,確保在質量上“補優”。

轉變補充耕地方式是生態文明時代的戰略抉擇。隨著宜耕后備土地資源日益匱乏,依靠大規模開墾未利用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老路已走到盡頭。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嚴格控制未利用地開墾,集中力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這是中央綜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各方面考量做出的重要抉擇,在耕地占補平衡工作中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

自然資源部門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切實轉變補充耕地方式,嚴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開發,著力通過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途徑補充耕地,禁止開墾嚴重沙化土地,禁止在25 度以上陡坡開墾耕地,禁止違規毀林開墾耕地。要合理確定新增耕地來源,對于歷史形成的未納入耕地保護范圍的園地、殘次林地等適宜開發的農用地,經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可行性評估論證、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復核認定后可統籌納入土地綜合整治范圍,新增耕地用于占補平衡。

實行指標核銷管理是占補平衡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為了滿足耕地占補數量、水田、產能總體平衡,進一步優化占補平衡管理方式,自然資源部構建了補充耕地指標儲備核銷制。對新增耕地數量、新增水田、新增糧食產能進行核定,以縣為單位建立指標庫,實行三類指標分別儲備。在建設用地審批時,對占用的耕地數量、水田、產能分別核算,在三類儲備庫中分別核銷。這種管理方式既簡化了建設用地項目與補充耕地項目之間掛鉤的管理環節,又能夠保證耕地的數量、水田和產能足量補充,邁出了補充耕地“算大賬”的重要一步。對儲備庫指標進行動態監測監管,是實行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儲備核銷制的根本保障。 

2018 年以來,自然資源部推動補充耕地專項核查常態化,對補充耕地數量、水田面積、耕地質量進行全面動態核查,以確保入庫指標真實和補充耕地長期有效利用。

強化監管必須抓緊抓實新增耕地核定這個“牛鼻子”。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監管的核心是補充耕地指標的管理,包括指標產生、指標核定、指標交易、指標核銷等各環節,其中新增耕地核定是重中之重,是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必須抓緊抓實。 

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補充耕地主渠道,意味著補充耕地指標將主要來自對低效土地的整理,通過零碎地塊歸并整合、減少田坎等增加耕地。要充分認識新增耕地核定和監管工作的難度,準確把握任何來源新增耕地所具有的一般地理屬性,即位置、范圍、地類、面積、質量、權屬等基本要素。只有把每一塊新增耕地的基本情況搞清楚,才能確保占補平衡“算大賬”政策的規范實施,進而有效防范化解失控風險。 

本輪機構改革將“農田整治項目管理”職責劃轉到農業農村部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由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但項目產生的新增耕地指標核定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對于耕地占補平衡監管來說,必須盡快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完善新增耕地核定規范和手段,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好,補充耕地指標管好用好。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北京五色金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Penta Color Gold Soil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LTD

這是描述信息

掃一掃關注我們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馬連洼北路158號眾鼎商務樓301B
郵編:100193 
電話:
010-62875969
Email:bjwsjt@126.com
乘車路線:地鐵16號線 馬連洼站A口南行100米即到

版權所有 ? 北京五色金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500228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0846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北京二分